解码物流园区未来发展主张

来源:物流桃园 | 2023-12-14 17:47

        山东随着我国城市、制造业和商贸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已经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物流园建设成了区域物流提升振兴产业与经济发展的热点,伴随物流园区发展,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与未来发展规划也成为行业内讨论的热点。近日,多位业内专家接受现代物流报独家专访,对物流园区的未来发展方向表达自己的观点。

640 (4).png

  物流园区的布局要基于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思维做规划河北科技大学MEM中心主任、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物联网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蒋佳在接受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物流行业经历多年发展,外在表现变化很大,对国民经济体系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显著提升,但内涵的质量和结构等方面距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先进国家水平差距依然较大。基于物流业发展情况,对物流园区发展有如下思考:国内物流园区发展经历了初期自发性、基础专业化、区域规划性、综合规划性等四个阶段,逐步走向管理规范化、技术现代化。物流园区的发展布局要基于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思维做规划。现阶段,物流园区选址的产业链供应链系统性思维淡、契合度低,园区部分规划设计公司物流基础薄弱,园区规划设计专业化和融合程度存在不足,使得许多物流园区缺乏专业化、系统化与产业之间的衔接,地域分布缺乏合理性。许多园区存在战略目标、管理目标不明晰,对于园区发展总目标、物流项目分目标认知模糊;需求分析不专业,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没有得到良好的划分与重视;规划专业深度不够,行业前瞻性不足;专业针对性不足,设计方案偏泛泛。物流园区早期形成的野蛮生长惯性带来的影响短时间内难以消弭。物流园区现阶段发展目标逐渐明确,政策逐渐系统化,环境条件约束力越来越强,物流园区逐渐步入社会化发展,物流社会化思维的落地需要政府主导和国家队支撑。2022年,我国首个五年物流规划《“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再次明确物流业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地位,物流园区发展应当主动出击,积极适应并主导产业的发展,对园区发展准确定位,为产业提供定制化服务。物流应用的场景越来越复杂,逐渐从单一物流问题解决转向系统化物流目标实现,物流在相关产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企业逐渐重视物流的同时,物流也应主动以“物流+”的概念向产业深度渗透,依托物流先导性发展,将通道经济转化为产业经济,引发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一个成熟完备的物流园,应当具备管理水平的成熟与技术能力的成熟。管理方面要实现科学规划、规模设计、人才配备,配合以国家政策及业态设计;技术方面要实现技术与管理目标配套,对技术作合理安排。现阶段,民众、专业人士及政府相关部门对于物流园区的认知程度也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国家对物流行业宣传予以大力支持,推动广大群体对于物流这一概念的认知与理解,推动物流体系化建设,推动物流标准化落地,推动物贸一体化、物产一体化发展。真正实现以物促贸,以贸强物。下一步,国家将大力推广ESG评价体系,这一高质量发展战略将提升园区的生存建设标准,物流园区需依据此评价体系对未来发展规划做出新的调整。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徐计增认为,物流和园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物流是经济的晴雨表,提振经济物流必不可少,近年来,物流在国民经济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现阶段物流的运行方式是“通道+枢纽+网络”,先有流后有物,物流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引导作用体现在先建通道,国家布局的新兴产业要在物流大通道布局。

  物流园区是物流资源和物流要素聚集的场景。物流资源有产业资源、政府资源、企业资源。物流要素的聚集不光是企业集聚,更是服务的集聚、政策的集聚,包括工商、税务、海关等。

  早期物流园只是货物的集聚,并没有产业集聚和企业集聚,物流园发展的初衷也是解决汽车停靠、货物堆放问题。具有典型代表的是传化公路港,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信息发布和车辆停靠。在当时信息化程度比较低,适用小的信息中心(类似集市一样的信息大厅),车找货、货找车。物流园区发展到现在,受移动互联网的影响,这种生存模式已经被取代了。

  物流园区是承载多种物流活动的场所,将货物、车辆、企业集聚于此,承担转运功能,并为生产、商贸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技术服务和孵化服务,围绕入驻企业的诉求进行培训,为入驻企业办理一些工商税务手续,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提供一些快件、记账服务等。物流园区发展应逐步走向网络化、绿色化、规模化、智慧化、产业化。

  标准化是推动物流园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物流与供应链专家徐文静在谈到现阶段物流园区发展情况时说,现阶段,有许多物流园区处于空置状态,缺乏专业的园区运营管理团队,从市场的角度看,这一问题值得探究。他表示,运营管理物流园区有三个必要条件:一是要有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二是要有一套可行的运营管理标准体系,三是要实现信息化或数字化,物流园区想要真正发展需要集成化的管理模式配合智慧化的手段。

  制造业企业及商贸型企业进入外地扩张市场时,需要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提供服务,物流园区运营公司销售人员大多只懂得仓库销售,不能为客户提供其所需的仓配一体化服务,如果能有专业的园区运营管理公司介入,以专业的仓储配送标准为基准,专业化分工合作为前提,打通供应链链条,采用集成化管理,在供应链各环节植入标准化思维,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同时缩短物流园区投资回报周期。一般协同化的前提是信息化,信息化前提是标准化。

  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加快物流枢纽资源整合建设,构建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加快物流枢纽建设互联成网,促进国家物流枢纽协同建设、高效联动。国内规划物流园区的建设依托物流网络,但部分物流园布局与交通运输物流网络没有必然联系,许多园区以“孤岛”身份孤军奋战。同样,园区与周边产业联系度很低,很难为所在地产业做出重要贡献,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我们园区工作的努力方向。

  在谈到物流园区智慧化发展时,徐文静介绍道:“园区的智慧化和仓储智慧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搭建园区数字化平台,不仅要从仓储数字化入手,更重要的是构建物流园区数字化管理模式,其次是与仓储等智能设备数据结合,并沿此方向长久发展。园区在投入数字化发展经费的同时,也要注意紧抓信息化实现供应链金融发展道路。同样,园区数字化发展之路要以标准化为前提。”

  他表示,中国物流园区仍需要广大物流从业人员不懈努力,要抱有积极的态度、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物流园区的成长与发展。

  物流园区应注重数智化发展与网络建设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储雪俭介绍道,物流园区早期发展传化公路港为代表的以货物和车辆运力为主的储运行政园区,以及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代表的仓库集中、周边以工厂和市场为主的仓储类型园区,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前店后厂”及多种配套服务,并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现阶段,物流园区呈现出产业链生态发展趋势,以产业集聚为趋势,工业性质更加明显,产业基础更加丰富。

  物流园区智慧化发展阶段较快,许多储运公司从自身信息管理系统出发,逐步演绎层位平台型系统,建立云上服务平台,打造数智化服务体系、区块链等平台性技术应用越来越普及。在国内,自动分拣打包等物流装备应用普及程度高,软件建设更需要引起行业关注。单证、电子仓单等出现为数字化系统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国内众多物流公司、园区十分重视中台建设,物流大模型的应用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现阶段,国内物流园区数智化发展参差不齐。以中国物流集团为代表的央国企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制作了面向数字化、产业化等多种系统,给行业带来良好范本。以中石化为代表的化工企业,通过重构供应链物流服务,以数字化转型与生产等环节对接,建立平台安全管控机制,打通供应链各环节链条,提升运输效率。物流“小平快”发展影响下,单纯靠人工对货物流转进行调度将会越来越困难。

  国内物流园区分布重复性高,对于交通枢纽网络利用程度低,示范物流园区首先要在网络建设上达到统一,其中包括枢纽网络建立以及天网等数据网络建设,以示范园区联通打破物流通道堵点,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物流园区要做好融合性、协调性发展,以发展质量提振增效,同时也要注意多种运输方式的结合。

  未来,物流园区要加强与交通枢纽网络的紧密结合,集中在产业成网方向发力,注重供应链金融作用。同时,物流安全、信息安全等问题也应增加关注。

  相关链接

  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调查报告 (六)

  为全面掌握我国物流园区建设运营情况,及时发现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研判未来趋势,推动物流园区高质量发展,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在2006年以来五次调查的基础上,于2022年组织开展了第六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节选部分调查结果如下:

  (一)全国物流园区总数达2553家,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经核实,全国符合本次调查基本条件的各类物流园区共计2553家,比2018年第五次调查的1638家增长55.9%。4年间,我国物流园区总数年均增长11.7%,增速总体上保持较快态势。

  (二)运营园区数量超过1900家,东部地区超八成园区已投入运营

  在列入本次调查的2553家园区中,处于运营状态(园区已开展物流业务)的1906家,占74.6%;处于在建状态(园区开工建设但未开业运营)的395家,占15.5%;处于规划状态(园区已开展可行性研究但尚未开工建设)的252家,占9.9%。

  从区域分布来看,四大经济区域运营园区占比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东部地区运营园区占比从2018年调查的75.7%提升至2022年的84.1%,提升了8.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运营园区占比分别为68.0%和77.8%,均提升了6.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运营园区占比提升3.6个百分点至69.0%。

  (三)江苏、山东、广东物流园区总数居前,中部地区园区数量增长较快

  调查结果显示,物流园区规划布局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东部地区物流需求较为旺盛,物流园区总数和运营园区数量前三名分别为江苏、山东和广东,均地处东部。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物流园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河南、湖北、安徽等省份园区总数分别排在第四、第六和第七。东北地区物流园区建设相对平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规模效应显现,平均运营园区数量高于非承载城市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发改经贸〔2018〕1886号)依据区域经济总量、产业空间布局、基础设施联通度和人口分布等,选择127个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城市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调查显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物流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显著提升。在全国1906个已运营的物流园区中,有1145个分布在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平均每个城市运营园区数量为9.1个;有761个分布在非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平均每个城市运营园区数量为3.3个。

  (五)67.3%的园区周边5公里内有高速公路出入口,24.2%的园区引入铁路专用线

  调查结果显示,在建和运营的物流园区中,周边5公里内有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占比达到67.3%。其中,48.2%的园区紧邻1条高速公路,15.3%的园区紧邻2条高速公路,3.8%的园区紧邻3条及以上高速公路。

  在规划政策的引导下,交通物流设施融合取得积极成效。调查结果显示,在建和运营的物流园区中,24.2%的园区引入铁路专用线,45.6%的园区内部或周边5公里内建有铁路物流基地(货场)、港口码头或机场等货运枢纽。其中,34.5%的园区内部或周边建有铁路货物基地(货场),13.7%的园区内部或周边建有港口码头,5.9%的园区紧邻机场。

  (六)物流园区功能类型以综合服务型居多,商贸服务型园区占比提升较快

  《物流园区分类与规划基本要求》(GB/T21334-2017)按照园区依托的物流资源和市场需求特征,根据服务对象和功能,将园区分为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口岸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等5类。调查结果显示,综合服务型园区占比从2018年调查的60.6%下降至55.1%。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的刚性需求,带动了电商、冷链、医药、农产品等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发展,商贸服务型园区占比从2018年调查的17.1%上升至23.8%,提升了6.7个百分点。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