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创立于2006年大疆,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是如何走到行业领导者的地位的,作为全球领先的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商,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多次突破美国的限制和阻碍,成为中国科技企业的又一个“华为”,它在布局物流无人机方面又有什么独道之处呢?
一、大疆崛起
大疆集团,又称大疆创新,与华为有许多相似之处,华为起源于居民楼的一室,而大疆起步于深圳一间20平米的库房,起动资金是20万元,五名员工。在2006年,华为已成为行业龙头,而大疆才开始起步,然而,仅用了8年的时间,大疆就打造了中国首个垄断全球的无人机企业。
大疆创始人汪滔把华为的任正非作为偶像,曾说,我非常敬佩任正非的原因是,他的兴趣在于做事,解决难题,而不是包装自己来出名。随着华为的足迹,大疆,成为仅次于华为的第二“国民公司”、“中国创造”的典型代表,以一己之力,撬动了世界商业无人机的格局。
今天的大疆,到底有多强,看一看市场份额就知道:官方数据显示,大疆在全球无人机市场占有七成市场份额,超过八成的产品销往海外,而大疆在海外占有率最高的却是欧美等高端市场。
再看一个投资者的资产增值,2006年汪滔的同学陆迪,投给大疆9万美元,今天的增值是246亿,翻了4万倍;2021年《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显示,大疆无人机以237.14亿美元估值排名全球独角兽第28位,而大疆的业绩曾有过每年300%~500%的增长。
很多时候,海外用户都把中国高科技和大疆挂钩,于是有人说,大疆是第一家真正意义上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中国公司,这一断语可能有些偏颇,毕竟还有华为等民族科技品牌,大疆只是其中之一。
然则其中之一,确实当之无愧,大疆是那个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一个行业的企业,也彻底地改变人类对于空间的思维模式。大疆之前,无人机主要运营于军方,在民用领域因价格高、功能弱,应用寥寥无几,而大疆正是凭借在成本、功能、应用场景、产品、技术等方面的实力,推出了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让无人机走进了大众市场,走进了多个领域。
说起大疆,当然要谈到80后创始人汪滔。古人云,非凡的事,必须有非凡的人,汪滔就与众不同,生于杭州市,从小就有对航模的热爱,为了实现“飞”的梦想,大三从华东师范大学辍学,考入香港科技大学读研,研究无人机技术,在毕业后创立了大疆公司。
从创业伊始,汪滔与创业团队就有一种使命感——使中国制造摆脱靠性价比优势获得市场的局面,树立新的产品思想和价值观。
回顾过往,大疆的成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早期经历了不少的磨难,经过多次经营危机,也曾想过放弃。曾有人想要收购大疆,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但汪滔认为自己的大疆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企业,提出了15亿的价格,使收购望而却步;华为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加大拿一家跨国公司的收购,但他们都选择了坚持,华为成为了中国的骄傲,而加大拿那家跨国公司早已灰飞烟灭,而大疆,咬牙坚持下来,成为行业的大鳄。
大疆的发展过程中,两大重要科技导师功不可没,一是大疆早期顾问和投资者、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也是汪滔读港科大时的导师,致力于将实验室的成果推向市场,全力支持汪滔创立大疆,专攻无人机,另一个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机器人方向的教授朱晓蕊。
大疆创立之初,也面临着依赖舶来技术,还是脚踏实地自主研发的问题,大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并且认为只有尊重技术自身的规律,深入探索技术应用下的发展,才能够开发出还没有人做过的产品,进入还没有人涉足的领域。
今天来看,依靠外来技术,还是自主研发,这个问题已有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必须走自主研发的道路,而本世纪之初,却是不甚明确的,其实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科技企业就面临这个二选一的问题,联想选择了前者,而华为选择了后者,其结果是今天的联想早已淘汰出一流企业之列。
大疆最初的班底就有极其浓厚的工程师氛围,大疆内部有很多人甚至觉得汪滔建立的研发体系可能是国内效率最高的,大疆公司的整套运行机制,几乎都是以保证产品研发为核心建立起来的。
大疆的产品,经过几次划时代的跳跃,构建了无人机产业链的里程碑。2013年发布的大疆精灵1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开启了消费级一体化航拍器的先河,撬动了非专业无人机市场,将原本局限在航模爱好者领域的无人机推向了大众消费市场,把无人机从一个小众工业级产品变成大众消费级产品,推动了全球无人机市场的发展。
此后,大疆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如大疆精灵Phantom 4、大疆御Mavic等,这些技惊四座,到手即飞的消费级和专业级航拍无人机是大疆最具传奇色彩的一面,打破了普通消费者对无人机的认知壁垒。2014年,大疆无人机狂卖40万台,垄断了整个全球无人机市场,占据了全球约85%市场份额。
在智能化上,大疆也不落后,2016年大疆推出了全球首款搭载有视觉识别技术的无人机,实现了环境感知,避障、定位、跟随、自主绕障等功能,这是人工智能领域视觉识别技术首批进入量产商用的产品之一。
大疆进军行业应用的尝试起源于 2015 年。如何能让无人机应用拥有更大的可能性一直都是大疆研发部门的重要议题,而应用广泛,不但源于其技术开发的力度,也源于技术开放的力度。从大疆下定决心要拓展行业应用业务的那一刻,开放就成为了它的重要主题。
大疆发布的M100飞行平台,具有便于开发者拆装调试的大量外露接口,和为扩展设备提供安装空间的碳纤维机架,大疆非常欢迎人们深入研究M100,把M100 作为承载新技术、新功能的硬件基础。
2017年,大疆发布了M200系列,直指行业应用,使行业应用业务的发展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许多应用创新者依托大疆飞行平台稳定的飞行能力和完善的开放体系进行了独具特色的研发创作。
毫不夸张,云台的研发,成就了大疆的下一轮爆发,并成为大疆挡住海外创业公司冲击的重要技术优势。
大疆技术开放的标志事件发生于2018年5月,微软宣布联手大疆向开发者开放适用于大疆无人机的Windows SDK,这一合作相当于向全球近7亿Windows10 用户开放无人机技术,为了市场的培育,大疆把自家软件的开放程度提高了一个层次。
随后,大疆发布了Payload SDK,第一次面向开发者开放了硬件平台,开发者可以使用Payload SDK在大疆飞行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任何种类的挂载硬件,这使大疆行业应用的客户与大疆成为合作的关系,客户利用自己独特的需求与技术特长,不断完善大疆的行业应用生态体系。
没人能有大疆这样强的技术和人才储备,也就没人能跟得上那样快的产品迭代速度,深入用户需求,才能领跑行业应用。今天的大疆,产品线不断丰富,无人机覆盖消费级、专业级、行业级。
其中消费级和专业级多为航拍用途,而行业级广泛应用于警用、消防、测绘、植保、巡检、气象、物流等诸多专业领域,例如,早在2016年,大疆MG-1植保无人机进入日本市场,大疆把百亿级的无人机市场拓展为千亿级的市场。
据说,大疆无人机稍一改装,就可成为战场的利器,2020年乌克兰获得英国了总价约4.46万美元的10架无人机,这10架无人机其实是大疆的Mavic,俄乌冲突中,就有不少西方国家购买大疆无人机进行改装,然后送给乌克兰,这不得不使我国政府近期对民营无人机的出口增加了限制。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个人也罢,公司也罢,莫不如此,大疆的成功,正如创始人汪滔所说,源自始终专注于产品的态度。
上面说的大疆贵人,有独道眼光的李泽湘教授,认定汪滔是一个“认真做产品的人”,会不计任何代价做出一款完美的产品,而汪滔曾在公开信里说,创业十年,我们在专心做出极致产品当中找到了极大的乐趣。
专注的态度体现在哪里?首先是细节上,大疆无人机上每一颗螺丝的松紧程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外观上也要求尽善尽美,拥有顶尖的工业设计和外观艺术设计,汪滔曾回忆说创业之初其实没有什么特别清晰的商业逻辑,就是想做产品,这是一个工程师对技术和产品近乎本能的追求,最终奠定了大疆以技术和产品为核心的公司文化。
专注于产品,专注于技术,并不是说大疆没有市场洞察,在营销上没有作为,实际上在营销上大疆也可圈可点。汪峰用大疆无人机向章子怡求婚事件,让大疆无人机借助名人走进大众生活。
大疆产品,凭借优质的产品质量,极具工业美学的设计,亲民的价格,恰当的营销策略,一经推出便受到高度关注,使大疆获得了远超同行的规模效应优势,这带给大疆绝对的总成本领先优势,从而形成正循环:规模促进创新,创新助力规模。
大疆曾获得这样的高度评价:世界上只有两家无人机公司,一家叫大疆,另一家叫其它。其实,中国拥有超过400家无人机制造商,世界上13名的消费级无人机品牌中,有8个都是中国品牌,而大疆是其中的领头雁,所积累下来的技术实力,被兑换成了公司厚厚的竞争壁垒。
今年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对低空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这条万亿级新赛道,将是大疆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机遇。
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推动低空经济从探索走向发展,截至2019年,我国注册的无人机数量已经超过了33万架,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10年复合增长率达8.8%。
资本和地方政府对无人机的关注热度提升,其中大疆所在的深圳,支持力度最大,专项政策最多,有望为无人机产业变革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大疆借此东风,可以再次大展身手。
二、雄霸全球
大疆之前,美国3DR公司才是无人机领域的领导者,但是3DR无法降低无人机的成本与价格,功能与应用场景也不足,无法让其走进大众消费市场、在更广泛领域应用,而大疆却解决了这一切。
一连串的涉及大疆无人机新闻事件,也让大疆在世界上声名鹊起。最著名的应是美国安保人员误操作,使大疆无人机闯入戒备森严的美国白宫事件,让大疆在美国一夜成名;日本男子操控大疆无人机携带有福岛核辐射的沙子,空投到首相官邸楼顶,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的新闻轰动效应。
而美国制裁大疆的一系列事件,更是让大疆品牌成为焦点,正如任正非所说,感谢美国的制裁,让华为一夜之间成为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品牌,大疆也是如此。因为有力地抵御了美国的制裁,大疆也和华为一样,成为国内技术脊梁的代表、民族自豪的典范。
毫不夸张地说,大疆在美国的开拓可用披荆斩棘来形容,不仅面临美国前辈同行的竞争,而且更要面对美国政客的无理纠缠与美国政府极限打压。
2014年,大疆进军美国市场,其强大的对手,则是美国无人机巨头——3D Robotics,几经交锋,不仅是普通用户,就连美国各级政府和军队都首先采用大疆的无人机,3D Robotics败下阵来,其创始人不得不宣布公司将不再生产无人机。
主要是3D Robotics技不如人,其认为能替代大疆精灵系列产品的Solo 无人机,出现各种致命缺陷,导致炸机和丢失,防抖云台的量产也遇到困难,而且价格还高于大疆产品。
据说,大疆的专利数是英特尔的无人机专利申请量的15倍以上,这不仅加强了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的竞争力,还为其在新兴领域的应用拓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 Autel Robotics公司曾指控大疆专利侵权,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交投诉,经过两年的调查,尽管美国专利局此前判定Autel Robotics的专利无效,但ITC依然认为大疆专利侵权,针对大疆的337调查终裁为发布禁令,但暂缓执行,一旦执行,将对大疆在美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大疆还面临过北美分公司内部纠纷,这是行业内著名的一段公案——汪滔和美国人科林之间的矛盾,其实是控制权之争,大疆此后将对美国竞争的主动权,牢牢地抓回了自己手里。
至于政府打压,大疆曾被美国多次以各种理由进行限制和制裁,早在2017年的时候,五角大楼以“数据安全隐患”为借口禁止美军使用大疆的无人机产品,并投入了数千万美元,打算资助美国企业生产一款"安全的"多轴无人机平台,然而没有一个美国企业可以拿出和大疆同质量的无人机产品,美军最终只能违反规定采购大疆无人机产品。
美国政府机构多次声称大疆产品存在数据和信息漏洞,然而美国内政部曾对大疆无人机进行一年多测试,无奈宣布大疆“政府版”无人机系统符合要求。
最挑剔的,最突出意识形态美军,也在大量采购大疆的无人机,为什么,因此,质量好,价格低,尽管大疆被美国军方拉入黑名单,停止采购,但2018年,美国空军还是打算购买中国大疆无人机,认为大疆无人机能满足任务的首要需求,在对抗恶劣气候条件、续航能力、相机分辨率等方面表现出色,而且价格划算,此举带动了伊朗和英国的军方购买潮。
2019年5月,美国国土安全部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又对大疆进行调查,在对大疆无人机进行的15个月严格评估中,美国最终放弃了这项调查。
2020年,美国商务部又以“违反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将包括大疆公司在内的59家中国实体列入所谓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美国国会通过《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禁止美国国防部购买和使用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和零部件,然而,大疆在此期间一直保持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上70%以上的占有率,在北美的市场占比甚至一度达到85%。
而近两年来,美国政府的对大疆的打压更是变本加厉,大疆在美国也面临一些挑战。2022年3月,美国设计软件公司Figma宣布封禁大疆公司账户,同年,美国法院裁定大疆侵犯了美国公司的无人机专利,开出了巨额罚单并要求其退出美国市场。9月9日,美国众议院通过法案,限制大疆无人机在美联网,这意味着大疆在未来发布的新型号无人机将无法在美国电信基础设施上运行。
面对美国的制裁和不公,大疆从没有退缩,与美国政客斗是如此,与美国企业竞争也是如此,而敢于博弈,就是因为大疆掌握了民用无人机市场的技术控制权,在发展的十几年里,大疆不断扩大技术研发团队,始终把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放在第一位,持续的技术与产品创新,让大疆的行业地位无法被撼动。
大疆无人机能拆开的每一个零件都是自己生产的,底层代码都是自己的,无论是专利还是研究方法,任何无人机公司都很难绕过大疆,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多次突破美国的限制和阻碍。
那么,大疆的科技实力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呢?大疆创始人汪滔对技术发展路径的认知造就了他对产业趋势出奇敏锐的洞察力,一开始就判断无人机主要的3个技术难点在“飞控、云台和图传”,并为此制定了3个产品研发方向。
截至2019,大疆创新全球专利申请数量已超过9100件,全球授权专利超过3100件,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美国、欧盟、日本等授权专利超3000件,为行业之首。
大疆一向推崇自主研发,特别是在飞行控制系统和先进影像技术方面。在飞行控制系统方面,大疆采用了最新的传感器和算法,这些技术的融合使得其无人机在飞行稳定性、导航精度和自动避障方面大幅提升;而在影像技术方面,通过采用高分辨率摄像头和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大疆的无人机能够捕捉更清晰、更稳定的图像,这在其Inspire系列和Osmo系列产品中得到了明显体现。
早在2006年,创业伊始,大疆就成功实现了直升机的自主悬停控制,这是大疆无人机所有技术积累的出发点。作为技术狂人的汪滔当即制定战略,提出要着重解决稳定性、清晰度、传输距离三个问题,大疆后来的产品线正是依照这份清单而展开,这份清单中三大问题对应着大疆的三大技术:云台、航拍摄影以及传输系统。
大疆几乎所有的竞争优势,都是通过技术演进和研发迭代建立起来的,大疆内部研发部门的权重一直很高,过万名员工里有近一半从事工程开发工作,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比15%左右。
当然,任何一个企业,都要靠产业链上的合作,大疆当然也不例外,不可能生产链上的所有硬件与软件都是自己做,也需要外购产品与技术,其中分两种情况,一是从经济上说没必要做,二是技术还不过关,做不了,例如,视觉处理单元、陀螺仪、主控芯片采购于美国,GNSS模块购买于欧洲,好处是有替代供应商,不会被卡脖子。
无人机难点之一图传,大疆在早期就选择了外包,后来,在有实力之后,大疆“图传”也不再使用外包的模拟图传方案,而用上了自己研发的数字图传,大疆完全实现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方位的自主化。
大疆的技术进步,离不开自主研发,也离不开合作创新,与合作伙伴在飞行平台、软件、负载设备多个领域各取所长的商业模式成为了大疆行业应用持续扩张的基调。
例如大疆牵手美国热成像技术供应商FLIR,迅速推出了双方合作的首款热成像航拍相机--禅思 XT;与美国商用无人机数据软件提供商 Skycatch的合作,也可称商业模式创新的典范。
还有,大疆叱咤美国的另一个重要背景是国内完善产业链配套的低成本优势,人力与研发低成本优势。美国无人机与中国无人机竞争的失败,是因为美国实际上根本没有无人机的供应链,无人机所需的相机、云台、机身、电池都是由中国企业供应。
大疆依靠中国完整的工业链,对产业链进行整合,无人机价格更低,技术水准更高。从大疆的崛起里,我们也看到中国独有的一种产业人才培养路线,在中国无人机产业崛起的过程中,还可以看到深圳地区对产学研结合模式进行探索的痕迹。
三、布局物流
在物流领域,无人机已经成为物流企业的一种新的配送解决方案,顺丰,菜鸟,京东,三通一达,早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尝试,而大疆的进入,使低空物流赛道增加了一位王牌选手,将使物流无人机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大疆无人机布局专业赛道,物流是不可缺的一项,大疆推出运载无人机,补上了一块重要拼图。
作为消费级无人机的行业龙头,大疆在创立17年之后,开始进军无人机物流赛道,这是一个很有耐心的等待过程。2023年8月,大疆发布首款民用运载无人机DJI Flycart 30,简称FC30,正式加入非大型物流无人机赛道,宣布“开启低空运载新时代”。
该无人机采用4轴8桨多旋翼构型,集大载重、长航程、强信号、高智能于一身,适用于山地、岸基、乡村运输场景及各类应急场景下的物资运输,而且标配整机降落伞,标准套装售价为 RMB12.5万元。
在此之前的物流无人机,大都承担轻量级、低载重的物流运输任务,如配送外卖、血液样本等等,大疆推出的FC30,在操控、可靠性、巡航时间、巡航距离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适应全天候、宽温域、跨海拔的作业场景以及更恶劣环境的场景,在低空物流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
对于物流无人机来说,大疆是后来者,但凭借其强势的技术积累,必然能很快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推出的FC30就满满的科技正能量,具有一系列新技术,彰显科技范儿。
在产品设计时,已针对各类极端场景做了优化,适应-20°C 至 45°C的工作环境温度,支持用户在高低温环境下的飞行;最大抗风12米/秒,最高飞行海拔6000米。
FC30机身搭载DJIO3图传,图传距离最远可达20公里,满足超视距长航程运输需要。当图传信号受干扰时,FC30可通过搭配DJI增强图传模块,连接网络,实现4G增强图传,内置ADS-B信号接收器,可及时预警周边载人飞机信息,让飞行更安心。
FC30支持一机双控,两地飞手可一键切换无人机的控制权限,协同工作,有效解决长距离运输中的信号遮挡和货物投递精度不足等问题。
货箱、空吊系统两种负载模式,为不同运输场景提供更加灵活、全面的解决方案,货箱支持快拆和自动称重,空吊支持智能消摆和紧急熔断等功能。AR投射功能帮助用户快速选择货物投放地点,通过一键释放索降绳,货物触地自动释放,实现无接触精准送达。如遇极端情况,线缆熔断保护可保障无人机安全脱离。
空吊系统具备索降模式,支持自动和手动两种操控方式,最大收放重量达40公斤,最大释放长度20米,最快收放速度可达0.8米/秒。标配整机降落伞,可实行低空开伞和稳定降落,开伞前停桨断电,降低极端情况下人员受伤及财产损失。
在刚刚结束的第40次南极科考中,FC30还通过了酷寒的南极气候和恶劣环境对无人机飞行性能的考验,并展示了稳定的飞行能力和可靠性能力。
拿高海拔来说,都是经过珠峰实打实的测试,2024年6月,大疆首次在珠穆朗玛峰南坡地区进行了无人机高海拔运输测试,历时一周,对无人机悬停、空载飞行及载物飞行的高原适应性进行了有效验证,
这也是运载无人机在海拔5300米至6000米航线上的首次往返运输测试,测试结果凸显了FC30运载无人机在海拔6000米高原地区飞行的稳定性,并具备15KG的载重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获取了针对超高海拔地区的宝贵的飞行参数,为该型无人机在高原地区使用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可称为低空经济新星,大疆在这方面也有布局,大疆推出的DJI-EXPRESS货运无人机,采用带翼eVTOL的形状,可以像普通飞机一样飞行更长的距离,具有完全自主飞行能力,未来有助于在城际之间轻松运送货物。
当前,无人机在物流行业的推广应用面临一系列阻碍因素,多数企业还处在探索阶段,大疆的加入,一定会促进其应用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无人机制造者可用大疆的M200系列飞行平台,开发更适合物流场景的无人机,物流企业可利用大疆的开放的体系、高品质硬件与多样化的合作方式,从大疆的开放中受益。
而大疆作为无人机运载方案更广泛应用的推动者,已为FC30规模化、常态化使用积累了真实的数据与宝贵的经验,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应用,智能安全、经济高效的运输解决方案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结语:扎实的产品基础与前景广阔的应用场景,使大疆过去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未来的前途一片光明,希望中国拥有更多的“华为”,拥有更多个“大疆”。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