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上水平 齿轮行业迎来发展黄金期

来源:中国工业报 | 2010-12-25 14:49 | 作者:中国工业报

  “‘十二五’是我国齿轮行业发展的黄金期。”中国齿轮专业协会会长李大开表示,未来十年,行业应加快朝“由大变强”的目标迈进。

  在11月底召开的齿轮协会2010年年会上,他一再表示,调结构、上水平是行业“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也是目前行业亟待扭转的关键问题。

  把握四个变革

  在李大开看来,“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其关键而特殊的时期,也是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必将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齿轮行业必须要把握四个变革。

  一是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博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少数国家挑起的贸易保护主义,有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李大开认为,目前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正处于博弈阶段,但趋势应是经济全球化。

  同时,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民币面临着升值的巨大压力。这意味着进出口格局将产生新的变化,更多的国际产品将进入中国与国产品牌直接竞争。李大开提醒说,我国齿轮企业必须要在竞争中走向成熟。“未来的竞争格局将是集团化趋势明显,行业集中度提高;国际大企业重心转移,纷纷加大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投入,国内竞争国际化加剧;国外企业越来越重视中国元素,未来将专门研发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

  二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及由此带来的技术变革。

  “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齿轮行业,改变我国齿轮产品档次低和经济效益不高的状况。”他举例说,如使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推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在齿轮行业的应用,形成强大的先进装备制造体系等。

  三是竞争更加激烈,产业融合成为大势所趋。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到来,关联度越来越高的产业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共同课题,需要建立广泛的合作。而这种合作已不再仅是提供产品这么简单。“将从源头上打破产业之间壁垒,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成为产业之间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李大开介绍说。他认为,为达成通过产业融合推动技术创新的目的,行业间应从技术、标准和法规、信息服务与软科学研究、品牌推广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合理利用双方的资源,进行前瞻性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确保我国自主创新技术的适用性和领先性。

  四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

  目前低碳化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主体做出低碳化承诺,节能减排将是企业下一步技术发展的方向。行业也应抓住低碳经济的机遇,提前介入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电机电子等新能源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挖掘传统能源的潜力,大力发展再制造等技术,推动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着力解决三大问题

  在李大开看来,齿轮行业“十二五”规划要着力解决的行业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发展方式粗放、产品供给不均衡、产业结构失调。”

  “其具体表现首先为产业集中度低,专利产品数量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数量低,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低。”他进一步解释说。

  “我国零部件行业高度分散,发展方式粗放。前100强企业的市场份额只占整个行业的50%,仅有10多家零部件企业的销售规模超过10亿美元,远低于其他国家的集中度。这是很可悲的。”李大开感慨道。

  面对销售额高达数百亿美元的外资企业,我国零部件企业难有规模优势及竞争优势。“必须要实现集团化、社会化发展,在关键零部件领域逐步形成系统开发能力,促使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形成专业化、大批量生产和模块化供货能力。”他表示。而零部件产业形成规模化竞争优势,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战略联盟和兼并重组。

  其次,产品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低端产品供大于求,高端产品由于产品开发不足,供应滞后,配套程度低。

  以汽车零部件为例。占国内零部件企业总数超过80%的本土企业,销售额却只占20%,且产品90%集中在低端。同时,重生产、轻开发已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通病。据李大开透露,国内多数零部件企业的开发费用不足销售额的1%,而国外企业一般在3%至5%左右。我国绝大多数零部件企业的产品开发主要依靠主机厂,难以适应整车更新换代的要求。同时,我国汽车零部件关键技术几乎被外资企业所垄断。汽车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等核心零部件,外资企业产量所占比例分别为100%、100%、91%和69%,进口自动变速器在国内市场上的份额也高达78%。在外资挤压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技术滞后已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无论是立足国内还是进入国际市场,中国零部件企业必须提高研发能力,开发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品牌。”李大开强调说。

  再次,人才队伍建设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李大开给出了一组数据。目前,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严重不足: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包含的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参与领导层的我国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科技部的一项统计表明,全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仅有1万名左右,高层次自主创业人才在全部创业人才中仅占20%。

  “必须要充分实施‘人才工程’,战略,以才得财。”他表示,应紧紧抓住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三个环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年龄层次合理、专业结构匹配、以行业领军人物为引领、以复合型人才为骨干、以专业执业人才为主体、以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为支撑的行业人才梯队。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