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来源:互联网 | 2015-12-28 21:19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物流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围绕着区域物流的特征,分析了区域物流的地域性、适应性、中心性、相对开放性、距离规模经济性这五个特征,论述了区域物流发展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区域物流 经济 物流

  随着生产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现代物流业不仅实现了规模上的不断扩大,而且就发展速度和运行效率而言也获得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作为物流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区域物流业,也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通过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来发展区域物流中心。近年来,我国的物流产业总值是呈不断上升状态的,与之相应的,我国进入物流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快速增加。

  区域物流的内涵与特征

  区域物流是相对于国际物流而言的,主要是指在某一国家或者经济区域、城市中的物流。从物流学研究角度出发,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共性。但是区域物流是在区域范围内的发展,因而其与区域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上,区域物流最大的特点便是其自身所具有的区域特点。在区域化的范围内,物流可以依托该区域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输送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保证区域内物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的同时,并最终实现该系统的高效率和总成本最小化。显然,正是由于区域内的一些便利条件赋予了物流在区域内的优势。而就这些优势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地域性。每一个区域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点和区情,这种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也使区域物流在发展过程中有着各自的、当地的地域特征。这种区域物流间的差异也是由于地域间的空间资源的分布不均而造成的,所谓空间资源主要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种。自然资源主要是指区域自身自然所具有的如土地、海洋、矿产资源等;而社会资源相对于自然资源而言,是指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如资金、文化习俗、劳动力、教育等资源。每一个区域都是由这些特定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构成的,但是又由于社会和文化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现象,致使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资源的等量、均质现象,因此在区域物流的建设发展上也便存在着多样性与差异性。

  适应性。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关系到区域的物流发展。但与此同时,区域物流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区域各项经济事业的发展。一个区域的发展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物流业进行支持。从地区经济发展来看,我国的中西部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和材料性工业,因而其主要需要的物流服务是依托铁路运输和水运运输的货运形式;而对于我国东部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高新产业和制造业而言,由于该地区便利的交通设施,使其有更多可选择的运输途径。此外,这些行业对于原料和产品的需求量较高,因此,其对于区域物流的要求也较高。

  中心性。一个地区中心城市的发展对于区域内的物流产业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大中城市往往也是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核心,因此大多数企业公司也往往更愿意向这些中心地区靠拢,这也就使得城市成为区域经济聚集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企业公司的聚集也带来了物流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这也就是说,一个区域的经济中心往往也是这一区域的物流发展中心。例如,我国华东地区的物流中心在上海,华南地区集中在广州和深圳两地,华中地区是武汉,西南地区则以成都为主。区域物流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正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区域四周不断延伸的一个过程。华中物流中心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在发展中,以武汉为中心,继而不断向四周区域辐射和延伸。

  相对开放性。总体而言,区域物流之间既存在着竞争又相互依存,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相互的关系之中共同构筑了我们整个物流体系。由于区域经济在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其并不像国与国之间有进出口税、关税等阻碍,这使得地方区域经济具有开放的可能性,但这种开放并非完全和绝对的,而是受到空间距离以及运输成本等因素的制约。一般来说,区域规模越大,其开放的程度也就越低,反之区域规模小,其开放程度高。

  距离、规模经济性。运输作为物流产业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着物流产业中经济效益的实现。而就运输而言,又具有距离经济性和规模经济性两大基本特点。物流企业是区域物流组织的主体,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其必须规模发展和遵循距离经济原理,区域物流企业发展也应如此,其要想能够在区域范围内尽可能地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空间就必须要在最佳的距离范围内采用最佳的运输方式。同时,还应该充分兼顾到物流在运输中的物流规模。这对区域物流经济效益的实现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物流运输的成本。

  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区域物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一个区域的经济要想健康有序发展,就需要区域内各个行业在经济活动中能够相互配合,进行分工与合作,这样才能够在区域范围内将行业优势最大化,而且通过协调和配合,还能够形成小、中、大企业不同层次的企业发展群体以及促成行业发展的多样形式。而就这些形式而言,在自身的生产和供销过程中,出于自身的需求必然会与其他的部门产生大量的物流活动。其次,在当今开放性的经济活动中,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与之密切相关的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影响。前面已论述了区域自身在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发展方面的不均衡性。出于这种需求,区域之间也会产生大量的物流活动,这其中既包括原材料、产品,也包括信息、资金、人员等方面的流动。此外,区域的政府管理机构以及公共服务体系,其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有关人、物、财等方面的流动。由此可以看出,物流在区域经济之间起到了联系的作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流通运营、消费服务、生产组织以及资源配置等活动都是与区域物流有着密切联系的。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对于处于转型期的社会来说,调整产业结构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发展现代物流业能够促进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就是指该区域内的各类产业在量的比例以及质的关系上所形成的结构。从社会的发展进步来看,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便是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而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产业发展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产业产品制造也由初级向中高级方向发展。

  现代物流产业的出现与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等方面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本质上属于第三产业,作为一种服务行业,现代物流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并充分满足了企业自身对生产成本和利润的需求。伴随着区域间合作的日益多元化,物流业也赢得了蓬勃发展的契机,这不仅有利于我们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区域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带动的也不仅仅是区域内的系统业、制造业、物流技术以及新工业的发展,而且还有效的拉动了区域内在运输、仓储和通讯行业的发展。物流产业的发展健全,将对区域内企业公司的生产、运输、流通以及外贸等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有效地提高地区内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

  形成区域支柱产业,提高地区企业竞争力。从目前我国的物流产业发展趋势来看,许多地区,尤其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东部地区都建有许多的物流园区,所谓物流园区,就是在一个专业的物流企业集中场所,由多家物流企业组成,各个物流企业应该拥有多样的物流设施,并且提供不同类型的物流服务。园区内的物流企业不仅服务业务广泛,而且服务的范围也具有广泛性。在物流方式上则常常能够提供至少两种以上的服务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区域物流园的发展,不仅仅是为区域各类经济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流服务,其本身的建设与发展也具有经济性,因为其发展是伴随着资金、人力、物力等资源集中的,因而其本身的发展便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进步。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物流企业的进入,作为第三方的物流不仅在规模上还是在业绩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发展。这些都为促使物流支柱产业的迅速形成提供了条件。以上海为例,该市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明确规定了在“十一五”期间上海物流发展的总体目标,并制定了具体可行的三项具体措施,来完善上海作为现代物流中心的地位:一是进一步加快对深水港、外高桥、浦东空港以及西北综合等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开发,从而进一步提升园区功能;二是要重点发展化学工业区物流基地、国际汽车城物流基地、钢铁及冶金产品物流基地、临港装备制造业物流基地这四个专业的物流基地;三是在目前的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对区域物流基地和配送点进行合理布局。并根据市内各区域内物流发展的现状,逐步形成了层次清晰、衔接紧密、高效运作的现代物流新格局。区域物流的发展需要加大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这能够极大地提升物流业的服务和质量水平。也为本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材料准备,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竞争力。

  现代物流业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对于外商投资而言,首先考虑的两个基本要素便是要交通条件便利,其次则是对物流设施水平的考察。伴随着生产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在发展中通过各项功能的重新整合,不但大大降低了交易的成本,而且也赋予了某一区域内的企业及产业的选址和布局以更加灵活的选择空间,使很多企业不再仅仅围绕着原材料产地或消费市场来作为企业发展中所要面对的首要选择。这不仅有利于区域内的良好发展格局的实现,而且良好的物流服务的发展还能够有效地吸引外资,为外商投资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区域物流已经成为区域间的重要联系方式之一,其能够有效地降低区域内外进行生产、运输和贸易的成本,除此之外,区域物流的发展还能够带动一个或几个区域的经济率先发展起来,通过先发展起来的这些区域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最终能够达到区域间均衡发展。

  从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来看,区域间的经济扩散与集聚是与其内部的运动发展规律有关的,二者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在现实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之间的运输成本较高,这往往也导致其交易成本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跨区域贸易的难度,致使很多经济活动只有在各自的区域范围内来完成。而通过区域物流的发展,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输和生产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区域间的成本关联、需求关联以及外部经济效应会有不同程度的加强,这有利于将外部区域的一些厂商企业、资金、劳动力等资源吸引到该区域范围内,从而形成了该区域内的资源集聚现象。而当这种资源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加之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该地区将逐步发展为经济中心,并产生经济辐射作用,其影响将不断向周边或其他区域延伸,并逐渐衍生了一些核心的经济集聚地,也促使该区域范围出现更多的经济增长中心、都市经济圈、交通经济带和城市群,同时又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崭新的网络发展体系,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发展区域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密切关系,经济的发展促使贸易的产生,贸易过程又需要物流支持,因此可以说经济的发展催生了物流产业,并促进它的发展。而区域物流业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它除了本身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外,它还能够通过提高生产、流通等领域的运作效率而提升这些领域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区域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首先,要加快建设物流基础设施。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要进行综合性的基础交通设施建设,地方应该对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基本运输方式进行统筹规划,注重不同运输方式间的配套性与衔接性,实现物流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在进行交通组织规划时,应该适当考虑到区域内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们的周边道路网络,可以对之在交通上优先规划,提升区域的物流承载能力。二是要科学规划物流节点的分布,构建具有运输、仓储、加工、流通等功能的物流节点体系。区域应制定政策鼓励大型多功能仓储物流中心建设,使之集约各种不同的运用方式,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完成货物的包装、搬运、装卸、加工、配送等环节,丰富物流功能与服务。物流节点体系建设还应该注重发展配送中心,保证货物实现终端配置,完善网络化的物流体系建设。

  其次,应该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地方政府可以引导厂商及商贸企业外包物流业务,释放物流市场需求。以往许多厂商或商贸企业往往采取的是大而全的经营模式,自行组织物流部门满足本企业的物流运输需求,这种模式既不利于企业凸显核心竞争力,也限制了物流市场的自由发展。目前一些企业正在进行转型改革,专注核心产业,而将物流业务外包,使之转化为市场需求,这有利于降低企业运作成本,也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当企业将更多物流市场需求释放之后,第三方物流也应不断发展壮大以满足市场需求,如整合中小物流企业,鼓励发展区域内的大型物流集团,使之发挥典型作用,带动物流的现代化发展。可以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物流企业进入本地,积极吸收他们的先进企业管理经验与物流技术,这能够提升区域内物流行业的整体水平。

  最后,要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扩大区域经济发展规模。经济发展是物流产业发展的最为根本的动力,因此要真正促进区域物流业的发展,便应注重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发展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区域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审批政策、财政政策等促进地方产业园区建设,吸引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从而产生物流聚集效应。另一方面,加快城镇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化,将农业与物流产业相连接,扩大物流业的覆盖面,同时,还可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物流业之中,实现多方共赢。

  结语

  近几年,我国的物流业发展迅猛,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此同时,物流业的发展也推动着经济的进步。从行业的宏观发展来看,物流业的发展实际上关系到社会各个行业的生产、流通与消费,成为社会生产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