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创立于2006年大疆,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是如何走到行业领导者的地位的,作为全球领先的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商,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多次突破美国的限制和阻碍,成为中国科技企业的又一个“华为”,它在布局物流无人机方面又有什么独道之处呢?
一、大疆崛起
大疆集团,又称大疆创新,与华为有许多相似之处,华为起源于居民楼的一室,而大疆起步于深圳一间20平米的库房,起动资金是20万元,五名员工。在2006年,华为已成为行业龙头,而大疆才开始起步,然而,仅用了8年的时间,大疆就打造了中国首个垄断全球的无人机企业。
大疆创始人汪滔把华为的任正非作为偶像,曾说,我非常敬佩任正非的原因是,他的兴趣在于做事,解决难题,而不是包装自己来出名。随着华为的足迹,大疆,成为仅次于华为的第二“国民公司”、“中国创造”的典型代表,以一己之力,撬动了世界商业无人机的格局。
今天的大疆,到底有多强,看一看市场份额就知道:官方数据显示,大疆在全球无人机市场占有七成市场份额,超过八成的产品销往海外,而大疆在海外占有率最高的却是欧美等高端市场。
再看一个投资者的资产增值,2006年汪滔的同学陆迪,投给大疆9万美元,今天的增值是246亿,翻了4万倍;2021年《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显示,大疆无人机以237.14亿美元估值排名全球独角兽第28位,而大疆的业绩曾有过每年300%~500%的增长。
很多时候,海外用户都把中国高科技和大疆挂钩,于是有人说,大疆是第一家真正意义上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中国公司,这一断语可能有些偏颇,毕竟还有华为等民族科技品牌,大疆只是其中之一。
然则其中之一,确实当之无愧,大疆是那个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一个行业的企业,也彻底地改变人类对于空间的思维模式。大疆之前,无人机主要运营于军方,在民用领域因价格高、功能弱,应用寥寥无几,而大疆正是凭借在成本、功能、应用场景、产品、技术等方面的实力,推出了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让无人机走进了大众市场,走进了多个领域。
说起大疆,当然要谈到80后创始人汪滔。古人云,非凡的事,必须有非凡的人,汪滔就与众不同,生于杭州市,从小就有对航模的热爱,为了实现“飞”的梦想,大三从华东师范大学辍学,考入香港科技大学读研,研究无人机技术,在毕业后创立了大疆公司。
从创业伊始,汪滔与创业团队就有一种使命感——使中国制造摆脱靠性价比优势获得市场的局面,树立新的产品思想和价值观。
回顾过往,大疆的成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早期经历了不少的磨难,经过多次经营危机,也曾想过放弃。曾有人想要收购大疆,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但汪滔认为自己的大疆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企业,提出了15亿的价格,使收购望而却步;华为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加大拿一家跨国公司的收购,但他们都选择了坚持,华为成为了中国的骄傲,而加大拿那家跨国公司早已灰飞烟灭,而大疆,咬牙坚持下来,成为行业的大鳄。
大疆的发展过程中,两大重要科技导师功不可没,一是大疆早期顾问和投资者、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也是汪滔读港科大时的导师,致力于将实验室的成果推向市场,全力支持汪滔创立大疆,专攻无人机,另一个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机器人方向的教授朱晓蕊。
大疆创立之初,也面临着依赖舶来技术,还是脚踏实地自主研发的问题,大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并且认为只有尊重技术自身的规律,深入探索技术应用下的发展,才能够开发出还没有人做过的产品,进入还没有人涉足的领域。
今天来看,依靠外来技术,还是自主研发,这个问题已有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必须走自主研发的道路,而本世纪之初,却是不甚明确的,其实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科技企业就面临这个二选一的问题,联想选择了前者,而华为选择了后者,其结果是今天的联想早已淘汰出一流企业之列。
大疆最初的班底就有极其浓厚的工程师氛围,大疆内部有很多人甚至觉得汪滔建立的研发体系可能是国内效率最高的,大疆公司的整套运行机制,几乎都是以保证产品研发为核心建立起来的。
大疆的产品,经过几次划时代的跳跃,构建了无人机产业链的里程碑。2013年发布的大疆精灵1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开启了消费级一体化航拍器的先河,撬动了非专业无人机市场,将原本局限在航模爱好者领域的无人机推向了大众消费市场,把无人机从一个小众工业级产品变成大众消费级产品,推动了全球无人机市场的发展。
此后,大疆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如大疆精灵Phantom 4、大疆御Mavic等,这些技惊四座,到手即飞的消费级和专业级航拍无人机是大疆最具传奇色彩的一面,打破了普通消费者对无人机的认知壁垒。2014年,大疆无人机狂卖40万台,垄断了整个全球无人机市场,占据了全球约85%市场份额。
在智能化上,大疆也不落后,2016年大疆推出了全球首款搭载有视觉识别技术的无人机,实现了环境感知,避障、定位、跟随、自主绕障等功能,这是人工智能领域视觉识别技术首批进入量产商用的产品之一。
大疆进军行业应用的尝试起源于 2015 年。如何能让无人机应用拥有更大的可能性一直都是大疆研发部门的重要议题,而应用广泛,不但源于其技术开发的力度,也源于技术开放的力度。从大疆下定决心要拓展行业应用业务的那一刻,开放就成为了它的重要主题。
大疆发布的M100飞行平台,具有便于开发者拆装调试的大量外露接口,和为扩展设备提供安装空间的碳纤维机架,大疆非常欢迎人们深入研究M100,把M100 作为承载新技术、新功能的硬件基础。
2017年,大疆发布了M200系列,直指行业应用,使行业应用业务的发展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许多应用创新者依托大疆飞行平台稳定的飞行能力和完善的开放体系进行了独具特色的研发创作。
毫不夸张,云台的研发,成就了大疆的下一轮爆发,并成为大疆挡住海外创业公司冲击的重要技术优势。
大疆技术开放的标志事件发生于2018年5月,微软宣布联手大疆向开发者开放适用于大疆无人机的Windows SDK,这一合作相当于向全球近7亿Windows10 用户开放无人机技术,为了市场的培育,大疆把自家软件的开放程度提高了一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