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共享经济逐步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共享单车,这是消费共享,那么,在制造业里,对通用的设备能否共享呢?制造业面临的成本难题,共享模式恐怕是一种较优的解决方案,在物流上,在物流装备制造上,能否让共享模式来赋能呢?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一、从消费到制造共享经济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经济形态,首先在出行、住宿等消费领域取得突破。早在2016年,国家出台政策,要求在共享经济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在我国,共享经济,肇始于消费领域,起步2016年,这一年共享经济在国内迅速兴起、火热暴发。自ofo、摩拜为代表的共享单车进入市场以来,在不到几年的时间里,就有数千个共享项目出现。从提供网约车、充电宝、雨伞、厨房等生活共享服务,再到出现共享员工、共享仓库等新业态新模式,共享经济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里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和市场。从更深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B2C模式,企业“以租代售”,颠覆传统面向消费者的卖新和卖多行为,从销售产品向提供租赁服务转型。共享经济,也可以说是分享经济,其明显的特征在于提升闲置资源的利用率,基于一个开放性的平台,通过平台对资源配置的不断调整,从而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共享经济更多的是让直接拥有者与需求者实现对接,在这个过程中,直接对接就意味着打破原来的组织体系及复杂的过程链,这个过程就是去中介化。其实,共享经济早已有之,不过没有互联网的加持,共享经济没有爆发出今天这样大的魔力而已。互联网是共享经济走红的前提,互联网使我们能够找到资源,又能把很远的资源拉到我们身边来,同时能带来巨大的成本降低以及服务的提升,还能满足精准的客户匹配,这就是共享经济在今天成功的根本。
就目前来看,我国消费领域共享经济快速成长并逐渐步入成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新动能作用充分释放。同时,共享经济正在重塑传统实体经济形态,共享经济的“触角”也应该并且必须延伸到制造场景中去,在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从制造到智造“中国制造”一直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过度依赖“人口红利”的模式也随着红利减少进入“瓶颈期”。中国制造最为人所熟知的优势就是两个字——成本,如今,却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转移的新挑战,人们开始讨论转型升级,可如何转,怎么升?莫衷一是。
许多人说,应以智造代替制造,不错,但怎么实现呢,除了科技上的进步,技术上的开发,在管理上能否有所改进呢?我们将视线转向在互联网世界赋能下的共享经济时,则会对制造业产生另一种认知,共享经济,也许就是制造业发展的又一春天。中国已经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包括拥有全世界最为齐全的制造业门类,如果能让需求和供给得到高效的匹配,整个行业都将更自主、更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面对产能过剩与产能不足问题,共享模式可以在总产能互助、部分生产工序互助、生产时间互助三部曲下,提高生产服务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始利用共享经济新模式探索制造业新生态,只不过与消费领域不同,生产制造领域的资源对接高度复杂。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共享经济领域的顶层设计。制造业产能共享蕴含巨大机遇,中国庞大的制造业集群或将成为未来共享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共享制造是运用共享理念将分散、闲置的生产资源集聚起来,弹性匹配、动态共享,是一种更加集约、更加高效、更加灵活生产的组织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以中小制造企业集群为主导的产业升级。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正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以机械设备、技术服务、生产能力等为共享资源,与业内同行一起共享这些资源。这不仅可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还能促进制造业的产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升级,在无形中降低了企业盲目投产的风险。共享制造是围绕生产制造各环节的共享,生产制造是制造业的核心环节,通过对生产设备、专用工具、生产线等制造资源的共享,可以有效提升产能匹配效率或生产组织效率,实现了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了生产冗余。共享经济的表现方式——共享工厂的出现,不但避免了大量机器的闲置,还能共享海量分散的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是企业将分享经济与平台建设相结合,为牵引、挖掘创新潜力提供了新的手段。“共享工厂”属于共享生产能力的范畴,它能充分利用闲置生产设备,降低企业成本,信息精准对接,推动制造业实现转型。
前些年,阿里推出的犀牛工厂,实质上就是一种共享经济模式,海尔的“海立方”,也是一种共享模式,在向全社会分享技术、设备、资金、供应链等资源的同时,又利用平台上汇聚的资源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可惜后来没有开拓推广,发扬广大。我国在研发设计、加工制造、生产服务等各环节,诞生了一批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对制造业生产组织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其实,制造共享,不仅停留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分享其闲置资产,而是从有形的闲置资产共享到无形的产能共享,帮助企业更好地通过协作实现双赢。共享制造不仅是制造资源的共享,更是创新、服务等资源的共享,各主体围绕产能提升开放资源、优势互补,共享的基因将越来越多地注入到实体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共享制造,其中一种重要的模式就是大型制造企业建设资源开放平台,实现优势资源互补:一方面,依托制造企业内部优势资源的开放力度,赋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集聚行业外部优势资源,加速传统制造龙头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典型的共享平台有航天科工集团建设的航天云网、富士康建设的BEACON、三一重工建设的树根互联ROOT-CLOUD等。其实,在很早以前就有这种形式的萌芽,不过不叫共享,而叫“外协”,大厂的部分零部件由小厂,甚至个体户来制造。随着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因素日趋增强,传统制造业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智能制造”的概念由此应运而生。在全球制造业面临重大调整的背景下,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制造业的全面智能化是智能制造的基本内涵。共享制造与智能制造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共享经济之所以能够打破制造业的困境,关键在于它通过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降低了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解决了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衍生出了新的交易内容和交易方式,因此,在不知不觉中,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
“共享工厂”的本质是定制和外包,是产能共享,按需生产,它必然需要具备统一的信息接入体系及数字化生产设备,统一的产品工艺标准,统一的管理体系,统一的数据管理及分析手段等等,要在信息化、智能化上比一般工厂更为超前。共享制造的创新,并不是简单的单点技术突破,而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和基础设施,为了解决行业积累已久的沉疴,对传统制造业进行系统地升级。以集约共享为导向的制造资源的数字化改造,正在成为推动我国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动力,为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提供了重要的应用场景。共享制造是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引入生产制造领域的重要实践,有利于推动制造业从资源和规模驱动向数据和效能驱动转变。企业通过搭建创新能力共享平台,将上千万具备工业设计技能的个人和机构与数百万家中小微企业需求相对接,极大发挥和调动了社会化智力资源。共享经济赋能的共享制造,难以被定义,但切切实实是一种新模式,也是推进制造到智造的重要步骤。共享制造改造了产线,利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柔性化生产,形成协同化大生产,探索一个在需求高度碎片化的场景里,工厂应该成什么样子,在这个过程中,智造应运而生。
制造业作为共享经济落地的重点领域,将发生新一轮的变革与升级。共享制造第一次把工业革命以来基于大规模量产“以产定销”的百年模式反过来,实现“以销定产”。作为国之根本的中国制造业,将有可能在廉价劳动力、牺牲环境以及优惠政策等传统竞争优势丧失殆尽之后,仍然能找到新的优势,参与全球的产业竞争,这就是共享智造。三、从智造到物流共享制造的主体既包括大型制造企业、中小制造工厂等生产制造企业以及研发、物流、仓储、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在这里主要谈一下物流、物流装备制造在共享经济的视角下的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共享经济随之而来,怎么把共享经济的思维方式在物流行业落地,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物流行业占据GDP17%多的比例,然而经常会有一个问题:钱都到哪里去了?经常会听大家说过路费、车辆费、油费、融资成本等等,其实还有一块比较大的费用被忽视掉:装备的闲置,人力资源的浪费。在物流上,其实也有许多共享经济模式。最早的货代公司,通过掌握货运信息与车主信息,实现二者的对接,就含有共享经济的萌芽。根本的原则是资源所有者将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与他人分享,进而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Uber、滴滴、快的这些平台的出现帮助了出租车,个体司机赚取更多收入;物流领域的货车帮、快货运、共生物流平台等物流平台的加入,更多的是期望让车辆与货主实现自由对接,这都是共享经济的表现形式。目前的满邦,货拉拉,快狗打车,都是这一形式的延续,或者称为完善化。末端共配也是一种模式,目前很多网点都在探索末端共配,而且国家也认可和鼓励这种有益探索,共配目前在全国的县域城市成燎原之势,特别是在山东,河南,湖南,湖北等地区更是遍地开花。随着《中国制造2025》向纵深推动,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需要推动物流智能化,智慧物流作为工业4.0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连接制造端和客户端的核心环节。
自然有人会想到物流装备的共享租赁,但这只是物流装备制造最简单,最初级的共享模式,共享经济对于物流装备制造的赋能,是建立高度柔性的供应链能力,其核心是主要的生产环节实现端到端、全链路的数字化。“端到端”是什么意思?就是设备、生产线可以通过IoT技术互联互通,机器和机器之间的关系从彼此孤立走向了网络化,这是生产能力可被数据化、可被分析的基础。德国人提出了“工业4.0”,其中有个重要的概念叫做“集成”,跟“端到端”有相通之处。“全链路”又是什么意思?不至是工厂生产流程的高度数字化,还包含了消费端的洞察、外部的原料和辅料采购,以及出厂之后的动向。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从需求产生到生产制造,变成了一件事。共享经济赋能下,可以打破过去依靠围绕规模生产的供应链效率、时空和选择余地等局限,随时随地从整个平台网络的资源供给去重新整合与优化供应链。建立快速反应的柔性制造能力,融入数字化的供应链大生态,融入数字化的需求大市场,需要共享经济助力,需要在共享之下,更有能力洞察和拓展需求,更好地预判未来。物流装备制造,作为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制造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在物流装备行业也有反映,比如,我国制造业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日益下降,产业结构和供需关系都存在诸多的失衡等等,如何破局,共享经济可能提供了一种模式。物流装备制造,不能错过共享经济快车。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物流设备有了较快的发展,各种物流运输设备数量迅速增长,技术性能日趋现代化。2014年我国智能物流设备市场规模为496亿元,到2016年我国智能物流设备市场容量达862亿元,年均增速约为30%,到了2022年,我国物流装备制造业市场规模达到1949.72亿元。以共享经济落地为契机,物流装备企业要深入了解智能制造物流的逻辑和作业场景需求,从解决功能性要求转为解决系统性要求,聚焦快递物流智能装备制造领域及科技创新,打造快递物流装备制造集群,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集群化、国际化为目标,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供需配置、重建竞争优势。
共享经济下的共享制造,目前还只处于萌芽状态,但它对物流装备制造的未来提供了灵感,需要把它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与更广阔的空间维度里审视,才能看清它的命运。它蕴藏了中国物流装备制造业在低廉成本之外的新优势的可能性,充满着想象空间,从而让中国物流装备制造在国际上具有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结语:纵观制造业的历史发展,但凡能真正实现制造业大跃进的,无一不是模式与技术的创新。目前,我国共享制造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在资源对接、应用范围、社会认知、发展基础等方面都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但已经开始破局了。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