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项目实施单位的基本情况:
一)企业简介
宁波港铃与物流有限公司是由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和日本铃与株式会社共同投资组建的一家中日合资企业,其中中方占股比例:51%,日方占股比例49%;注册资金4000万元人民币;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目前拥有140位员工,83辆集装箱卡车,自有仓库1540 m2。公司专门从事国际、国内集装箱运输(海关监管车运输)、普通货运、货物中转、仓储及物流加工等业务。
二)近3年主营业务收入、税金和利润等经营状况:
三)公司在业界的地位和影响及发展战略:
宁波港铃与物流有限公司在7年的运作中,2008年以前的5年,以集装箱传统运输模式为主,在此期间公司经营状况一直徘徊于亏损边缘。2008年6月公司提出集装箱传统物流转型思路,经近3个月的前期调研、分析及论证,确定开展集装箱双重及甩挂运输项目,并选定在杭州萧山周边试行,2008年9月10日本公司第一个集装箱双重运输开始运作,半年后初见成效,公司一举走出困境,紧接着公司会商宁波国际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集装箱双重、甩挂为基础,开发‘宁波集装箱双重物流信息平台’,以促集装箱双重、甩挂做大做强。
通过双重运输项目,并借助于该信息平台,本公司成功的从传统集装箱运输企业向现代集装箱物流企业转型,公司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扭亏为赢。2009年获宁波市服务业十佳成长之星称号。
我们的发展战略目标是:①凭借集装箱双重物流信息平台,做大、做强集装箱双重、甩挂项目;②不断完善集装箱双重物流信息平台,使其成为业内公共平台,力争该项目成为宁波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的标杆。
案例背景
传统集装箱运输模式下,进口集装箱从进境地港口运向指运地拆箱后,必须将集装箱空箱返回进境地港口周边堆场;出口集装箱必须在出境地港口周边堆场提取空箱到指定地装货后运回出境地港口装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集卡车辆的空驶率,不仅运输企业经营困难,而且造成物流资源浪费,尤其在2008年全球罕见的金融危机影响下,传统物流企业竞争更激烈,企业生存遭受严峻考验。对此,物流企业要得以生存、发展,必须进行创新转型。宁波港铃与物流有限公司正是在此背景下,于2008年9月创新推出集装箱公路运输新模式——集装箱双重、甩挂运输,并在杭州萧山设立无水港堆场,展开试运行。
该项目2008年9月10日开始试运行,长荣船公司作为试点,其集装箱率先进驻萧山无水港堆场,当月双重出口重箱114TEU,2008年9月-12月双重出口重箱823TEU;2009年1-12月双重出口重箱11837TEU,实现甩挂3228TEU;2010年1月-7月双重出口重箱已达8559TEU,实现甩挂2825TEU。目前,进驻萧山无水港堆场的船公司已由初期的1家增至8家,他们是:EVG、APL、COSCO、CSCL、MSC、YM、CMA7 MSK。同时,宁波港铃与物流在萧山试行双重、甩挂基本成功的基础上,2009年7月又在绍兴推广此项目,目前绍兴每月出口重箱也已达800TEU左右,萧绍09年1-12月共计出口重箱已达12000TEU。共实现甩挂6450T。双重项目运行以来业务量快速上升。
随着萧绍集装箱双重、甩挂业务的快速发展,利用电话、传真获取和传递业务信息、进行相关单证的流转,进行业务匹配和业务费用结算,越来越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大大制约了铃与物流集装箱双重、甩挂业务的全面推广。为解决铃与物流在双重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宁波港铃与物流有限公司汇同宁波国际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对此业务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提出结合四方物流市场,开发宁波集装箱双重运输物流服务平台项目,通过四方物流市场的公共信息平台,综合利用社会集卡资源,同时也让更多的集卡车队共享双重项目成果 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以提高双重、甩挂的工作效率,促进双重业务的做大做强。
案例解决方案要点
一)在萧山设立集装箱还箱点,船公司集装箱进驻无水港,宁波港铃与物流有限公司的车队将从宁波北仑港进口的萧山周边客户的集装箱(如富阳废纸、其他设备、原料等进口箱)运至工厂拆箱,然后将已拆的空箱就近还进萧山无水港,然后从还箱点提上先前已装好货物的出口箱运至宁波北仑港,从而完成一辆车在一个往返中运输两个重箱(即双重)。
二)在还箱点建立短驳甩挂运输车队,配置集卡和集卡平板车,进行工厂至无水港之间的甩挂短驳运输。为进无水港还空箱、同时提出口重箱进宁波港的集卡做好准备。
三)双重运输业务示意图:①进口重箱拆箱后,空箱进还箱点、同时提出口重箱返回宁波进港
②短驳(甩挂)运输
四)开发集装箱双重物流信息平台。为解决电话加传真进行业务信息交流对双重业务快速发展的制约,引入开发集装箱双重物流信息平台。通过平台进行双重业务受理、集装箱短驳甩挂调度、重箱进港调度、派车,装箱单,设备交接单的生成和打印、箱车信息的跟、司机和相关业务人员手机信息直接与该平台的对接、进港信息预录入、电子装相单的形成、业务费用的支付结算等,实现的模式为相对开放的BtoB的物流信息操作和交易支付平台。
案例的创新点
一)集卡车重箱去重箱回,不跑空趟,基本实现“箱停车不停”“集卡运输不放空”。不仅降低了集卡的空驶率,而且,更重要的是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绿色物流。
双重运输早已存在,但主要是散货或顺便捎带,而这种重箱来重箱去的集装箱双重加短驳甩挂,是目前集装箱运输的新模式,也带来了集装箱双重运输的规模化发展。
二)集装箱双重物流信息平台
该信息平台能够实现集装箱进出口客户的还箱、用箱、运输等需求直接通过网络提交,同时宁波港铃与物流有限公司通过该平台完成接单、短驳甩挂、双重匹配、进口拆箱、出口进港、费用结算等操作,实现集装箱双重物流全过程信息化。与此同时,该平台还能够使货代企业、集卡运输企业实时掌握集装箱动态信息,集装箱进港信息做到实时查询、此外,通过对参与项目的车辆进行GPS的安装和维护,实现新增车队的GPS平台对接,聚集更多集卡车源信息。
更重要的是:平台实现的模式为相对开放式的BtoB物流信息操作和交易支付平台,双重物流信息平台的成功开发与运行有着深远的意义。首先,集装箱双重物流全过程信息化有助于做大做强双重甩挂。其次,有利于规范宁波地区的集卡运输,为集卡运输创造优良的行业环境。第三,通过不断深化完善集装箱双重甩挂操作模式,实现为更多货主、企业节约成本,为物流运输企业带来增值利润,为其他地区无水港的发展探索一种新型模式。
案例项目应用效果
一)企业经济效益:本公司2008年9月试行该项目2个月后,经营状况明显好转,2009年公司因此项目的全面推行,改变了多年一直处于亏损或微利的不良经营景况,实现经营性赢利300多万,创公司03年成立以来最好经营业绩;2010年预计可创利400万左右,比09年增加近15%。预测今后,只要大环境无重大变化(如进出口贸易等),公司经营将保持这种良好态势。
集装箱双重物流信息平台的开发使用,大大减少了传真和长途电话,节约了办公费;更重要的是,集装箱运输业务全过程的信息化,通过信息共享,达到了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方便客户,拓宽市场,做大、做强集装箱双重甩挂项目,使企业效益不断增强的目的。
二)社会效益:①激活内陆物流中心集装箱场站。萧山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该项目在内陆选择的第一个合作伙伴,其集装箱堆场在2003年建成投产后一直经营不佳,基本处于闲置亏损状态,2008年该项目的提出、还箱点在次设立后,进出该场集装箱随双重、短驳甩挂箱量的上升而增加,项目启动的08年9月进出该场集装箱吞吐量114TEU/月,目前已达4000-5000TEU/月,即方便了周边的进出口客户,又给该物流中心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②项目的合作伙伴-货代企业每受理一个集装箱可节省成本100-300元;社会车队参与提重箱每运一个集装箱多赚300元左右;船公司增加服务网点,方便用箱客户,加大了营销力度,扩大了市场份额。
三)环境效益:集装箱双重运输将传统的一趟空车一趟重车改变为双向重车运输,使集装箱卡车不再跑空箱,经测算,从杭州地区每运送一个40英尺集装箱重箱到宁波北仑港区,可节约油耗30%。不仅节约能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交通的压力,减少废气排放,从而实现绿色物流和低碳环保,促进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正因为如此,这一全新的集装箱运输模式目前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项目的推广价值
一)集卡运输企业目前绝大部分的运作模式为传统的空去重来或重去空来,偶有捎带也因不少限制,难成规模,近几年来这些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低下,集装箱双重可给他们带来赢利机会。在具备一定条件的集卡运输企业推广此项目具有可行性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在内陆物流中心有选择地推广集装箱还箱点,可带动内地发展集装箱相关业务,激活相关产业。
三)目前在集卡运输企业中,还没有能将货贷、车队、港区、内陆场站等与集装箱运
输、短驳甩挂有关的全过程业务信息化的系统软件。集装箱双重物流信息平台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开发的,2010年3月投入试运行以来,应用良好,推广该平台可推助集装箱双重、甩挂的业务发展,更可对集装箱运输企业日常业务操作的革新打下基础。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