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第五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公布了第一届“中国工业车辆优秀配套件供应商”评比结果,浙江新柴股份有限公司以突出的成绩荣登榜首。新柴究竟凭借哪些优势走在了行业发展的前列?几十年来,怎样的发展历程成就了今天的“新柴模式”?带着诸多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浙江新柴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工程师杜海明先生。
几十年如一日,专注行业细分市场
浙江新柴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著名的多缸柴油机生产企业,具有近40年的发动机生产历史。杜总告诉记者,新柴和叉车制造行业有着很深的渊源。1976年新柴研制485Q柴油机成功后,杭叉厂孙耀清工程师是第一个吃螃蟹者,采用485Q配该厂内燃叉车,并在泰安叉车比武会上获得参赛单位好评。1983年国家成立新系列叉车联合设计组,新柴成为设计组的成员企业,设计组明确将485、490柴油机作为1~3.0T内燃叉车的首选动力。由此,新柴与叉车行业结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50%左右的新柴产品供叉车配套,并以主要零部件厂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工业车辆分会,参与叉车行业的重大活动。
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初期,在新昌棣山电站及大佛寺教师修养所举行过叉车配套发动机专题讨论会各一次,机械部、省机械厅等有关领导及主要叉车企业、有关研究所、大专院校等参加会议。目前在3T以下叉车领域,占有85%以上的柴油机配套份额。
数十年来,新柴一直紧跟市场发展步伐,和整个工业车辆制造行业一起成长,一方面,新柴的产销量与叉车产销量同步增长,另一方面,新柴一直把叉车领域作为重点的研发和投资对象,明确了以非道路动力应用为主、专注叉车及工程机械细分市场的产品战略,以浙江民营企业扎实稳健的风格,做一个成一个,成为叉车以及农机、小型工程机械动力领域的领军者。为满足叉车出口对高端动力的需要,新柴正投入巨资研发全新一代叉车动力,集成低排放、低噪声、低油耗技术,加快带动新柴现有主导产品的升级换代。
创造新柴模式,成就企业稳步发展
新柴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企业,改制以来,在公司最高决策层的带领下,以追求高效率、求精求强、稳健发展为特征,在中国小柴行业被誉为“新柴模式”,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具有卓越的性价比产品是奠定新柴步入发展快车道的基础。
新柴是一个从国有企业改制过来的民营企业,改制前的新柴拥有员工2600余名,年产量最高为4万多台,人浮于事成为企业顽疾,生产效率非常低。而现在的新柴,1000多名员工创造了年产量20万台的佳绩,使企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一直位于我国内燃机制造行业的前两名。新柴注重质量和成本的平衡,制造市场最需求的产品,研发满足未来五到十年市场需求的产品。2010年,新柴进行了厂区搬迁,在“十二五”规划中,新柴将质量视为企业的首要竞争力,从管理模式改变、过程能力提高、供应链升级、质量管理方法工具全面应用等方面着手,实施“以细节保证质量,以质量塑造品牌”的战略。新柴有信心以更好的产品、更高效的服务为行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放眼未来,软、硬实力共同提升
新柴新厂区生产线引进日本马扎克公司加工中心、德国精密测量系统、AGV自动物流输送车等多种装备和系统,居国内领先地位,先进的生产线保障了高品质的产品制造,为行业提供源源不竭的优质动力。
除了在“硬实力”上的不断提升,新柴也敏锐地意识到,“软实力”不足将会成为制约企业迈向高端的瓶颈。“软实力”的核心就是人力资源问题,包括从研发到管理各个环节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为此,新柴不但引进行业著名的管理人才,还从日本、德国聘请了国际顶尖的内燃机专家,在国内各大高校招聘优秀专业人才。同时积极与世界著名研究机构进行项目合作开发,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部重点计划项目,使企业具备了强大的技术优势。
新柴目前拥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和浙江省企业研究院等作为研发后盾,一支120人左右的技术团队覆盖发动机研发制造各个关键环节,以确保产品研发水平和制造质量。从设计确认,到试验室验证,再到客户试用反馈,正在不断完善和固化的产品开发流程,使叉车制造商能放心使用新柴产品。今年,很多国内同行面临产销量下降的局面,而新柴一枝独秀,继续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这样骄人的成绩,正是新柴软硬实力提升结出的硕果。
矢志不渝,继续以服务叉车市场为核心业务
谈及我国未来叉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杜总表示,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继续增长,而用工成本上涨和劳动力短缺,使得大量相关企业必须通过购置搬运机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基于这两个因素,叉车代替人力操作的步伐会越来越快,叉车的市场需求量必然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很多相关产业的叉车拥有量已经达到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而在西部很多地区,这种趋势还未完全显现出来。在这一阶段,新柴会针对青海、西藏等地的一些特殊地理环境,研发适合这部分终端用户使用的产品。例如,针对高原地区的高寒、低压特征,开发针对性的增压柴油机产品。同时新柴还将在气体发动机等新能源动力领域加大投入,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回暖,出口需求量也会继续提升。未来新柴将继续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出口业务。一是跟随主机车辆出口,再有就是发动机独立出口。目前新柴发动机独立出口国以印度为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柴也会拥有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
杜总告诉我们,未来10年,新柴继续以动力业务特别是叉车动力为主导,拓展相关业务产业链,实现快速发展。同时,通过产品和技术“走出去,引进来”,打造成中国最优秀的小柴制造基地,做全球非道路动力的引领者。
对于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新柴早已做好了详细规划:首先要明确战略方向,转换管理模式,将品牌形象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立足国内高端小型工程机械,重点是抓住叉车动力这一细分市场,成为中国非道路动力市场的第一品牌,争做工程机械整机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首选动力;二是加大技改投入,进一步提升装配、测试、机加工能力和水平,为质量提升和产能扩展打下硬件基础;三是积极运作资本市场,打通资本渠道,赢得快速发展资金和国内外整合的机会。
纵观新柴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上世纪90年代一度处于濒临倒闭的边缘,到今天一跃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其中的艰辛和喜悦恐怕只有新柴人自己才能深有体会。作为一个关注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人,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几年来工业车辆制造业的繁花似锦,也更加感激新柴通过不断地自我挑战、自我超越,为叉车乃至整个物流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祝福新柴能够在未来再创辉煌。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