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仓储涉及到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决定了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目标,所以仓储的设计在供应链中位于核心地位。仓储布局及其管理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1. 仓储布局
仓储布局的设计在供应链设计中具有核心地位。仓储物流的研究最初是从解决“牛鞭效应”开始的,即在多个环节的流通过程中,由于每个环节对于需求的预测存在的误差会随着流通环节增加而增加,库存也就越来越偏离最终的实际需求,带来保管成本和市场风险的提高。
所以库存的管理牵涉到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包括供应商采购、制造、装配到分销;同时也牵涉到物流流程的设计、配送中心的建立和生产方式的选择
库存优化控制
库存的优化控制决定了仓库的商业模式和管理目标。如传统制造业中,仓储是用来存储和备货;而运用JIT 模式等以高效配送为目标的企业,是以实现降低库存数量、提高进出货效率为目的;
仓储作业操作
仓储作业的操作是最基础的部分。这个部分要根据上一层确定的控制目标和管理模式来落实为操作流程,同时还要与众多的专用仓储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如WMS 、ERP 等相结合,所以技术是仓储作业操作的关键
仓储功能的变化:由静变动
仓储按功能分类可分为静态仓储和动态仓储。在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下,产业链被消费市场反向拉动,消费需求驱动贸易周转加速。相比静态仓储,流通型仓储更偏重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流动性,更能适应消费者对时效性的需求。
仓储的功能分类
仓库类型按功能分类可分为仓储中心型(静态)和流通中心型(动态)仓库。
传统的静态仓储服务商提供安全、低成本静置仓储服务。由于静态仓储的商品同质性强且数量多,仓库易于管理,所以静态仓储基本上是以大数量、长时间的存放来盈利的。同时,仓储企业通过简单加工、拆分、质押监管等附加服务,提高盈利能力。
而动态仓储服务更倾向于消费市场,主要以流通为目的而并非长时间的储存于保管,所以更注重出入库效率。由于偏重于消费市场,动态仓储的货物品种多,且单种商品数量少,但是对于仓储操作和管理的专业性要求较高,盈利性也比静态仓储要高
消费市场拉动仓储功能转变
在供过于求的环境下,终端消费市场会转变为买方市场。随着市场上互为代替的商品越来越多,消费者可选择的商品种类也随之增加,而需求变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一个特定产品被其他同质产品替代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大。
在这种环境下,产业链被消费市场反向拉动,消费需求驱动贸易周转加速。所以以流通为目的的动态仓储更能满足生产需求。相比静态仓储,流通型仓储更偏重于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流动性,包括从原材料生产到最终配送,将整个过程前置或缩短时间。而这时,动态仓储能够减少这个特定商品从需求产生到被消费间的时间,进而赚取利润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