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个电商平台上线外贸专区,一批批物美价廉的服装、玩具、鞋包等外贸商品开启线上促销。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从加快转内销市场准入、发挥有效投资带动作用、精准对接消费需求等方面推出十条举措。电商平台外贸专区的上线迎合了《意见》精神。
以往相当长一段时间,“出口转内销”“外贸货”成为了高品质、高质量商品的标签。时至今日,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国内产品质量标准的提升,“外贸货”的光环已经渐渐淡去,在转内销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些许挑战:一些外贸产品价格低廉却销量一般,品质虽好却没人埋单,也有部分外贸企业不熟悉网络零售技巧,一时之间渠道难以打通……可见,外贸企业想要把握这一机遇,获得消费者青睐,就必须根据国内市场的特性转变姿态、调整战略。
当下,消费者越来越理性、越来越精明。盲目将“外贸货”和“高品质”挂钩的消费者已越来越少。质量和性价比,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考虑的关键。外贸企业如果希望通过单一的质量或价格来竞争,消费者恐难以买账。外贸企业唯有突出产品的性价比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出口转内销并不是简单地清理库存,而是要丰富外贸企业的销售渠道,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外贸企业切不可把这次机遇视作权宜之计,过渡之策。面对国内市场广阔,外贸企业不能抱着“有什么就卖什么”的观念,需要因地制宜地调整策略。比如,一些外贸企业的产品质量过硬价格亲民,只因为在设计、规格以及使用方式不符合国人习惯,没有获得预期的销量。相比之下,一些外贸家居企业为迎合国内市场,在产品中加入国潮元素在价格上精准锁定青年消费群体,迅速得到良好效果。可见,正如《意见》中指出的,外贸企业要发挥质量、研发等优势,应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通过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研发适销对路的内销产品。
产品好是基础,打通和拓展销售渠道也必不可少。外贸企业产品内销,关键要打破渠道的障碍。由于长期在海外销售,在国内未能形成品牌效应,难以和同等质量同等价位的国内商品竞争。再者,外贸订单大部分是批发销售、整批生产、整批发货,线上零售的转变对企业的仓储、调配、物流都是新的考验。这就需要外贸企业调整策略,从零做起,既要主动对接面向国内的电商、直播平台等销售渠道,也要注重塑造品牌形象,精准品牌定位,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
出口转内销绝非权宜之计,也绝非将商品简单的转移销售。它是一次外贸企业拓展渠道的机遇,也是促进内外标准有效对接产品工艺技术升级的重要举措。外贸企业一定要克服“水土不服”的窘境,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把好产品买给更多消费者。
图源:网络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