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仓储业发展热点展望

来源:中国仓储协会秘书处 | 2015-06-29 14:08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仓储行业发展也必将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中迎来更加喜人的成绩。

(一)仓储业法规建设有望突破

长期以来,我国仓储业一直没有形成行业专项的法律法规。针对仓库建设与仓储经营中的不规范行为,商务部于2012年将《仓储业管理办法》列入立法计划,已几易其稿,2014年又列入了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商务部与国家发改委于2015年完成。《办法》的出台是中国仓储行业法规建设的重大突破,对于规范仓储经营行为,维护仓储市场秩序,保障仓储活动安全,促进仓储业的健康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二)担保存货管理的行业监管启动

随着《担保存货第三方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与相关行业组织围绕规范发展担保存货管理将开展一系列工作。商务部与银监会将研究出台规范发展担保存货管理、防范动产融资风险的相关指导意见,银监会等主管部门将主导建立全国统一的、基于互联网的动产担保融资公共信息平台,商务部也将考虑建立担保存货管理企业的专项备案制度与年度信息报告制度。中仓协与中银协将共同加强行业自律:组织起草担保存货“监管协议”与“监控协议”的示范文本,对担保存货管理企业的负责人与仓储管理员进行职业能力水平测试,组织制定《担保存货管理企业评价办法》等。

(三)仓储连锁化经营有望开局

随着现代物流发展,出现了物流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其特征是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基础,建设智慧物流的体系。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整合仓储资源,将仓库货位资源集中起来、将各个仓储节点组织起来,实现仓储互联网的“云仓储”管理和连锁化经营将是2015年业界的关注热点。在这方面,近年来各相关企业进行了积极探索,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多,信息技术上也没有障碍,预计随着商业模式的创新及资本的投入,2015年有望取得初步成果。

(四)绿色仓储配送将取得重大进展

经过一年来的宣传推广,中国仓储协会提出的“中国绿色仓储与配送行动计划”得到广大生产、流通与物流企业积极响应,取得初步成效。2015年,中国绿色仓储与配送工作将正式列入商务部流通司的工作计划。流通司给予大力支持和推进,将重点围绕仓库屋顶光伏发电、电商物流绿色包装、绿色仓储与配送技术与产品推广应用三项工作主抓落实。

(五)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中药材物流的五项行业标准与一项国家标准将会全面完成;全国25个重点产区及17家专业市场的主管部门,将会根据意见要求与当地实际情况编制中药材初加工基地与仓储设施建设的规划,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广大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中药材经营与饮片企业与各类仓储物流企业,都将会寻找中药材现代物流建设的商机,加大相关设施投资力度;中仓协与中药协将建立中药材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适时启动GWP认证。

(六)铁路货场的综合开发与设施改造

全国铁路系统占有大量的货场资源,在“计划”体制下,货场定位于中转地,其业务多属越库作业,在“市场”体制下,特别是2014年国务院出台铁路货场综合开发政策的支持下,铁路货场如何向各类物流配送中心转化,值得期待。一方面,稀缺的土地资源、相对便利的交通位置,是建设现代仓库设施的理想地点,另一方面,在利用铁路的网络化布局、开发物流一体化服务、增值服务创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潜力。这不仅是铁路公司转型发展的机会,也可能是大型仓储地产公司、全国性物流公司寻求合作的机会,可能对全国物流产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七)仓储业将成为资本市场新热点

仓储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及其市场想象空间,金融仓储的规范化发展及其市场潜力,高端仓库设施的市场需求与仓储地产的持续稳定回报,在这些因素的共同驱使下,不仅电商、快递、零担运输、仓储等物流企业加大对仓储的投入,仓储业也将成为资本市场的关注热点,促使各类投资机构进入仓储行业,带动现代仓储设施的投资与融资的发展。介入资本将重点关注仓储变革带来的机遇,关注仓储投资带来的新商业模式,如“云仓储”、智慧仓储网、仓储金融或以仓储为核心集成各类服务的仓储生态系统。

(八)O2O环境下的仓储体系整合成为大势所趋

2014年可以说是“O2O元年”。无论是苏宁云商、国美在线,还是大润发的飞牛网、步步高的云猴网,无论是王府井百货、大商的天狗网,还是世纪天乐的动批网,都是在实体网点及其销售规模的基础上或是同时拓展网上交易渠道,通过商品、价格、信息等各方面的整合打通线下线上的通道,但目前仅仅是开局。2015年的关键是围绕顾客体验整合仓储体系,根据线下线上的不同需求,调整配送中心的布局、库存结构、货位管理方式与业务流程等,强化实体门店的仓配一体化功能。

(九)共同配送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将成为亮点

商务部组织的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已经进行了两年多,2014年在10个城市进行共同配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试点,并要求探索各城市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业内专家认为,城市共同配送,既有生产、批发、零售等企业的合同式物流需求,也有电商、农批市场、零担运输等方面的分散、零星物流需求,共同配送的关键是尽可能集中仓储货源、合理调度配送车辆,既满足一城之内的资源共享,也实现多城之间的资源共享,成功的核心在于兼顾各方利益的商业模式创新。在城市及区域配送中,托盘及周转箱循环使用的效率与效益将会逐步体现。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