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物流出海“大马”的机遇与挑战

2025-04-24 11:38

  在《中马联合声明》下,中国企业出海马来西亚呈现出多元化、全方位的发展态势,将有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正经历从单纯产品出口向综合产能与供应链服务出海的转型,也就是说从传统贸易出口和跨境电商模式,向产能出海和品牌出海等新模式转变。

  品牌出海,不仅是咖啡茶饮、食品餐饮、美妆洗护等行业增长强劲,加速在马来西亚建立直营门店或自有销售渠道,更有许多高科技的电子机械产品与技术,比如OPPO 和 VIVO 智能手机、海康威视将先进的安防监控与技术,大疆的无人机等等,

  因此,快递物流企业在出海业务方面承接的客户群体将开始发生变化,从一开始的小型企业出海,变为越来越多的大品牌出海。

  在中马合作的春风下,中国本土的大品牌把出海马亚西亚战略摆上了日程,比如格力电器、美的、TCL、格兰仕等家电企业正在在马拓展市场,与之前销售白牌商品的方式不同,他们在海外布局需要复杂的供应链服务,包括订单管理,库存控制和仓配运输等。

  而快递物流企业面临这样的趋势,需要调整其应对策略,需要在供应链标准,速度,时效等方面达到要求,需要搭建海外仓等设施,形成配套的跨境和海外供应链体系。

  “产能出海”就是在海外建厂,主要集中在3C电子、汽车、成衣代工、锂电池、光伏和家具等行业,今天数字经济和绿能发展等高附加值产业,也将成为主力军。

  面对产能出海模式,物流主要围绕中国制造业企业在马亚西亚的工厂建设展开,其物流需求侧重于供应链服务,以B2B合作为主,供应链服务能力则成为企业在供给端打造竞争优势的关键。

  在中国和东盟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将产能出海嵌入马来西亚当地的供应链,产业链。物流融入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拿汽车产业来说,至2024年马来西亚中资汽配企业突破200家,涵盖从模具开发到三电系统的全链条,产业集群效应使综合物流成本再降12%。

  吉利早在2017 年就投资了马来西亚本土品牌宝腾汽车,吉利AHTV实现45%零部件本地化率,单车物流成本仅900元;槟城自贸区对三电系统、车规芯片等核心部件实行零关税,长城在此建设的电机工厂投产首年,物流成本直降65%;比亚迪在马来西亚的电池Pack工厂2025年产能达20GWh,本地采购使电池组物流成本从800元/组降至200元/组。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马来西亚市场为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通过在马来西亚投资建厂,中国企业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市场优势,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并且利用当地港口物流,使运输成本大幅下降。

  在全球车企深陷“高运费泥潭”时,中国车企集体在马来西亚找到破局密钥,数据显示,比亚迪、吉利、长城等品牌通过大马物流枢纽,单车出口成本平均下降18%,仅关税和运输两项,头部车企年省运费超10亿元。

  据了解,马来西亚巴生港,通过效率革命,72小时辐射8国市场,数字化清关系统使货物到港至离港时间缩短至6小时,长城汽车借此将菲律宾订单交付周期从14天压缩至3天,库存周转率提升30%。

  依托巴生港“海铁联运”网络,将出口中东的单车运输成本从4200元压至1600元,奇瑞联合当地物流企业GDEX,在马来半岛建成152个配送节点,区域最后一公里成本下降28%。

  《中马联合声明》之下,越来越多国内的物流企业,开始将马亚西亚作为出海的首选之地,但要根据企业品牌出海,产能出海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出海策略。

  3、日益完善的基础设促进物流产业链落地

  马亚西亚基础设施的变化,为我国物流企业落地大马创造了条件。马来西亚,简称大马,国土被南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分别称西马与东马,西海岸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东海岸地区的经济却相对的滞后。

  东海岸铁路项目的布局初衷,主要就是为了平衡地区经济差异,实现互联互通,铁路将把西海岸的巴生港与东海岸的关丹港串联起来,形成陆海联运的整体布局,

  《中马联合声明》强调共同实施好东海岸铁路等重点项目,促进铁海联运、提升地区互联互通建设。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ECRL)项目进展备受关注,该项目全长约665 公里,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承建,总投资超1000亿人民币,是东南亚迄今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一带一路”旗舰标杆。

  对中企业说,这一标杆,不仅是修铁路,而是中马全链条合作;不是一次性的工程,而是帮马来西亚搭起整个铁路产业的架子,带动沿线产业增长。

  东海岸铁路贯通,将激活区域物流网络,中资参与的港口及陆运企业受益,将为关丹港、马中关丹产业园的发展提供正向的助力。未来马来西亚半岛的东海岸将有望成为贸易联通的枢纽。可能形成一个贸易物流可以绕开马六甲海峡的重大布局。

  马来西亚半岛的东海岸独具久被湮没的优势,值得深入挖掘。物流和服务已作为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走廊总体规划2.0(EMP2.0)中确定的新经济集群,而中国企业参与其基础设施建设,基建捆绑战略,取得物流优先权,比如上汽集团投资3亿马币参股槟城国际码头,优先获得10万吨级货轮泊位权,到港卸货时间缩短50%。

  马来西亚物流基础设施的重点是双园,两港,两场。《中马联合声明》强调推进铁海联运,实现“两国双园”提质升级,将马来西亚重要港口打造成“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

  中马“两国双园”,指的是位于我国广西北部湾的中马钦州产业园,位于马来西亚东海岸的马中关丹产业园,开创了我国与东盟互设国家级产业园区的先河。

  马中关丹产业园需要物流的赋能,为此,在关丹产业园的3号地块,马中关丹国际物流园正在建设,为入驻的物流企业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配套。

  物流园区紧邻马来西亚铁路要道——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关丹站,比邻东海岸第一大港——关丹港,依托关丹港通过海路连接北部湾港辐射中国大陆,同时依托马东铁路向西连接马来西亚西海岸(巴生港),同时向北连接中老泰铁路深入中国中西部腹地市场,形成“港、铁、园”协同发展模式。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入驻园区可辐射中国、印度半岛、远东及环太平洋等国际市场,打造亚太地区跨境物流体系的新格局。

  而中马“两国双港”,指的是位于我国广西北部湾的钦州港,位于马来西亚东海岸的关丹港,联合声明鼓励两国港口加强合作,共同促进蓝色经济发展进一步赋能中马“两国双园”合作模式。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