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物流出海“大马”的机遇与挑战

2025-04-24 11:38

  两港成为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港,关丹港中方拥有40%股份,从2015年算起60年的特许经营权。中企入股关丹港后,大力开发关丹港新港,建设包括散货泊位、集装箱泊位、液体化工等泊位及仓储等设施,总吞吐能力达到5200万吨,成为通往中国的主要门户和远东地区航运中转的区域枢纽。

  前年,关丹港-北部湾港-川渝”多式联运航线开通仪式;近日,关丹港-北部湾港冷链精品航线也已开通,由此拉开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特区、中国北部湾经济区、中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三区联动”的新进程。

  而“两场”是吉隆坡国际机场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联合声明强调密切两大机场之间的航空物流合作,致力于实现中国与东盟之间无缝衔接的“空中丝绸之路”共同愿景。在郑州和吉隆坡互设海外货站,逐步完善两地机场相应的软件、硬件、通关等配套设施和服务,打造高效航空物流通道,共同开拓中马之间的航空货运市场。

  马来西亚航线网络覆盖世界主要市场和RCEP地区,具有发展航空货运的优越条件,两机场签署《空中丝绸之路中马航空货运枢纽项目商业支持谅解备忘录》,未来,通过两站搭起的“空中丝绸之路”,串联东盟与欧洲,形成“一点连全球”的航线网络。

热带雨林美图.png

  更为重要的是,在《中马联合声明》下,马来西亚的基础建设,不仅是架桥,修路,还包括中国常说的“新基建”,如5G建设,数字支付,这是30个合作项目的重要内容,都是智慧物流难以替代的重要基础。

  数字支付项目,不是简单的支付工具,而是通过中马双方二维码互认、税收联网申报,在重构林吉特和人民币的清算系统,两国金融协同的新玩法。声明签完第二天,柔佛州就开始测试中国的数字支付系统。

  华为在通信领域为马来西亚的5G 网络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技术支持,马亚西亚希望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拿到数字经济、基建升级的红利。对于基础建设项目,一要看能不能落地,二要看能不能带活产业,中国正在帮助马来西亚修路、建网、带产业,同时也在为中国物流出海大马争市场与机会。

  三、战略定位更深远

  在《中马联合声明》之下,我国应从战略高度在马来西亚布局物流,将马来西亚从“物流中转站”升级为“全球化支点”——通过产业集群共建、基础设施共享、政策红利共担,构建起对抗贸易壁垒的联合舰队。

  随着RCEP与“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或将成为中国物流全球化的重要跳板,而数字化与碳中和的融合,将为行业打开万亿级增量空间,而马来西亚在其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物流驱动产业迁移,物流驱动产业升级与生态布局,物流企业的出海不是抢红利,而是抢规则,融入到当地的供应链、安全链、人才链中,成为区域不可或缺的环节,产业共同体的一份子。

  物流出海大马,要从战略高度出发,但要落实到一个个的细节中。目前,头部快递企业在东来西亚都有布局:京东物流已在马来西亚拥有多个自营海外仓、协同仓;顺丰在吉隆坡投建首个全自动分拣仓,日均处理量达20万件;而菜鸟与马来西亚海关打通数据,跨境包裹清关时间从72小时压缩至6小时。

  而有些中资大型生产企业,也根据自身产品特色,在马来西亚布局物流,探索共同配送模式。比如,比亚迪、奇瑞等6家企业联合租用巴生港5万平方米智能仓库,集装箱周转效率提升40%,年分摊成本节省超2亿元;12家中资车企组建“东盟物流联盟”,通过联合议价将滚装船租赁费率压至市场价75%,同时共享RCEP国别关税数据库,规避政策波动风险。

  目前,我国出海大马的大部分物流设施落地都在沿海大城市,但内陆才是马来西亚的物流难点,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甚至可能超过货物本身价值,这里马来西亚独特的地理环境导导致的。

  相对发达的西马,拥有巴生港、槟城港等完善的港口和机场设施,丰富海运航线但内陆山区多,公路运输效率低;而东马,地形复杂,多是雨林和山地,主要依赖空运和小型港口,运输成本比西马高40%以上。

  面对这样的自然条件,小型物流企业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仓储数字化程度低,难以实现规模化配送。我国物流快递企业,具有规模优势,因此,可与当地实力强劲的物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借助当地物流企业对本土市场的熟悉度,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从而有效降内陆低物流成本。

  面对马来西亚内陆物流的重重困境,正是我国物流新的发展机遇,中资物流企业强势入场,可以点石成金,极兔,就在深耕东马内陆。同时,在仓储布局上,也不能拘泥于中国内地的模式,仅依赖单一中心仓,而是要通过“西马中心仓+东马卫星仓”的分级仓储模式,减少长途运输频次,提升终端响应速度。

  面对内陆物流成本高的困境,马来西亚政府正在推进“国家物流战略框架(NLSF)”,计划投资200亿马币升级东马公路和铁路。依据《东马特别发展法案》,马来西亚政府对东马仓库投资提供10—15%的税收减免。

  中国物流企业可参与马来西亚内陆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高效的仓储和配送服务,满足供应链物流需求,为中国出口企业开拓东马市场提供有力支持。

  鉴于马亚西亚内陆地形复杂,物流成本高,无人机和新能源车正在成为破局的关键力量,马来西亚政府批准了无人机试点配送,大疆物流无人机大疆在当地具有较好评价;使用新能源货车,每公里的运营成本比传统燃油货车低30%—40%,我国新能源车在其中具有优势。

  四、未来谋划更宏大

  在长远来说,我们要看到实现区域合作下的物流前景,中国和马来西亚同为亚太重要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经济体代表和全球南方重要参与者,携手共建高水平战略性命运共同体,关乎本地区前途命运,对推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可通过马来西亚,加强与东盟的融合,与亚洲的合作,与世界的联通,中方高度赞赏马方在推进中国与东盟合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积极评价马方作为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所作贡献。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